百年前擁有先進的技術(shù),讓奔馳享譽全球
發(fā)動這臺奔馳Prinz Heinrich Wagen后,你可不能歇多久,因為這種發(fā)動機是為了跑車研發(fā)的,必須要動起來,跑車就需要飛快的運行。它需要空氣流,以免過熱。一檔,松開離合器踏板,極為溫柔地加速。至于為什么要"極為溫柔",因為1910年的四座奔馳焊接還很粗糙,和馬車差不多:銑削加工成的鑄鐵配件,帶片簧的剛性車軸以及一個粗笨的方向盤。為什么駕駛這種車要比馬車還溫柔?梅賽德斯-奔馳老爺車修復者Michael Plag解釋道,"因為卡爾·本茨研發(fā)的這輛車,當時要進行超過2000公里的最苛刻的可靠性測試。
這款車一共生產(chǎn)了10臺,1910年除了它之外還有107輛其他奔馳車誕生,不過只有兩輛被保留至今。這些車的出現(xiàn)歸功于當時的最大功率80馬力的5.7升四缸發(fā)動機。它的氣缸通過兩個進氣閥和排氣閥來換氣,由下方兩個凸輪軸、挺桿和搖桿控制。這家公司歷史上第一臺四氣門發(fā)動機,后來為戴姆勒-奔馳贏得了全球聲譽。它通過一個萬向節(jié)軸取代了當時普遍使用的鏈條,來講動力傳輸?shù)胶筝?。除了耐磨性提高,氣體交換可以直接在駕駛過程中完成。這是第一次將設計原理轉(zhuǎn)化為確定的跑車構(gòu)造。
德國汽車早期的汽車比賽,由凱撒·威廉二世的兄弟——普魯士親王阿爾布雷希特倡議,他是狂熱的汽車愛好者,并實際由皇家汽車俱樂部(KAC)正式發(fā)起,三人一輛汽車,包括駕駛者。這次比賽被歷史學家視作德國大獎賽的前身。1910年的比賽是第三屆也是最后一屆。1908年的冠軍是弗里茨·厄爾駕駛的奔馳,1909年是威廉姆·歐寶駕駛的歐寶汽車,而1910年則是費迪南德·保時捷駕駛的奧地利-戴姆勒汽車。按照規(guī)定,三年內(nèi)至少獲得兩次冠軍的人才能獲得13.5公斤重的獎杯,但是由于沒人符合條件,所以獎杯最終屬于了最后一次獲勝的費迪南德·保時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