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國房地產庫存接近98.3億平方米,去化周期接近10年。多數受訪者認為,這主要是此前幾年“房地產經濟”帶來的必然結果。隨著當前信貸環(huán)境的寬松,房地產市場還將迎來一輪交易熱潮,但在日漸分化的市場格局下,市場仍然存在較大風險。
(原標題:去庫存新政紛紛落地 房地產格局分化、風險仍存)
自從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房地產去庫存作為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以來,相關部委和地方政府密集出臺政策以支持去庫存行動。多地出臺樓市政策,采用信貸杠桿、稅費減免、優(yōu)化落戶、房價補貼、政府回購等多種形式進行“去庫存”。很多地方設立了具體的任務目標,在江西省出臺的政策中,甚至包含對地方政府的“問責”條款。另一方面,則是地產企業(yè)轉戰(zhàn)場地,紛紛轉向二線城市拿地,二線城市土地樓面價格同比大幅上漲,這也將導致二線城市房價上漲壓力。
導讀
浙江省某三線城市的一位公務人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從2013年開始,當地樓市的投資熱降溫,該地的財政捉襟見肘,政府部門一度要求房地產企業(yè)預支“未來三年”的相關稅費用以救急。如今,“預支稅費”的情況不再出現(xiàn),因為企業(yè)也沒有錢了。
在經濟增速換擋、“房地產依賴癥”癥結難除的背景下,樓市“去庫存”正在由一種市場行為變成一項政治任務。
春節(jié)前后,多地出臺樓市政策,采用信貸杠桿、稅費減免、優(yōu)化落戶、房價補貼、政府回購等多種形式進行“去庫存”。很多地方設立了具體的任務目標,在江西省出臺的政策中,甚至包含對地方政府的“問責”條款。
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房地產不僅是一項民生工程,而且與地方經濟、土地財政、金融體系等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在地方政府看來,樓市“去庫存”可謂茲事體大,非“上綱上線”所不能解決。
但現(xiàn)實情況并不樂觀。安信證券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當前全國房地產庫存接近98.3億平方米,去化周期接近10年。多數受訪者認為,這主要是此前幾年“房地產經濟”帶來的必然結果。隨著當前信貸環(huán)境的寬松,房地產市場還將迎來一輪交易熱潮,但在日漸分化的市場格局下,市場仍然存在較大風險。
去庫存已成“政治任務”
本輪地方政府紛紛出臺去庫存政策的做法,肇始于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述會議指出,2016年結構性改革抓好五大任務,“化解房地產庫存”就是其中之一。
此后,全國多個省份公開做出“去庫存”的表態(tài)。截至目前,以省級政府的名義出臺文件的,有江西、內蒙古、福建、重慶等。另外還有不少城市單獨出臺相關政策。
具體的政策措施,包括提高信貸杠桿、稅費減免、優(yōu)化落戶、房價補貼、政府回購等多個方面,政府讓利的跡象十分明顯。四川眉山就直接進行房價補貼,對符合條件的購房者給予每平方米500元的補貼。
另有一些地方設定了具體的“去庫存”目標。安徽、湖南兩省均明確表示,今年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不得低于50%;山東東營則強調,2016年,全市要實現(xiàn)5.5萬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1.9萬城中村和城邊村居民完全市民化。
江西省出臺的文件中,則明確提出“要加強檢查考核,對履行去庫存、穩(wěn)市場主體責任不力,效果不明顯的市、縣,將進行約談和追責”。這也是首個將“去庫存”上升為政治任務的省份。
在我國房地產調控史上,與問責掛鉤的做法僅有兩個主要先例:
從2010年到2012年,住建部連續(xù)三年與地方政府簽訂《保障性住房目標責任書》,對于保障房的建設規(guī)模、開工時間等進行約定,若完成不力,主要領導將遭到從約談到行政處分乃至降級、免職的嚴厲處罰。
2013年2月出臺的“新國五條”,要求各地制定房價控制目標,對于未完成上述目標的城市,同樣要予以問責。
“把"去庫存"上升到政治層面,說明房地產庫存壓力對地方經濟的影響非常大?!敝性禺a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與上述兩者不同,這是地方政府主動實施問責,更加說明問題的嚴重。
被低估的庫存
在一些機構的分析中,單是庫存規(guī)模這一點,就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安信證券根據截至去年十月的數據進行分析指出,房地產行業(yè)的真實庫存約為98.3億平方米。其中共有三部分構成: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86億方、尚未開工的企業(yè)拿地面積42.3億方、在建商品房庫存約49.1億方。
其中,營口、烏蘭察布、鄂爾多斯的供需比超過了280%,太原、濟南、連云港的供需比則在180%以上,屬于庫存過剩的“重災區(qū)”。
該機構指出,以過去五年年均11.5億平米的銷售速度,在不新增供給的情況下,需要8.5年方可完成全部去化??紤]到未來幾年銷售面積可能回落至10億平米/年,則相應的去化周期約為9.8年。
這部分庫存對于地方經濟的影響不可小覷。按照很多業(yè)內人士的觀點,供應過剩的結果就是企業(yè)拿地積極性下降,直接影響到地方的財政收入。根據統(tǒng)計局的數據,2015年全國房地產企業(yè)土地購置面積下降31.7%;土地成交價款下降23.9%。
浙江省某三線城市的一位公務人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從2013年開始,當地樓市的投資熱降溫,該地的財政捉襟見肘,政府部門一度要求房地產企業(yè)預支“未來三年”的相關稅費用以救急。如今,“預支稅費”的情況不再出現(xiàn),因為企業(yè)也沒有錢了。
他表示,2015年10月,一家外地房地產公司因資不抵債而破產,老板在尚未走完破產清算程序的情況下選擇跑路,給當地銀行留下大量壞賬。春節(jié)期間,一些業(yè)主向政府部門要求退房,但問題仍未解決。
“房地產經濟”一詞概括了過去幾年很多城市的發(fā)展模式。在經濟轉型不力的情況下,房地產市場的降溫更是“雪上加霜”。因此,以去庫存為主的“房地產保衛(wèi)戰(zhàn)”就顯得尤為重要。
事實上,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定調相比,地方政府對市場的感知要更早。2013年下半年,山東西南部某城市就曾因市場嚴重過剩而暫停了新區(qū)的土地供應,并向公務員攤派賣房任務。隨著行政力量的介入,類似的情況被認為還會出現(xiàn)。
潛在風險隱現(xiàn)
在多數受訪者看來,隨著“房地產保衛(wèi)戰(zhàn)”的打響,未來將有更多的城市出臺相關政策。張大偉認為,這些政策將以“組合拳”的形式繼續(xù)推出,其手段很難超出現(xiàn)有的范疇,但執(zhí)行力度肯定會加強。
有分析指出,未來甚至不排除中央層面出臺相關的稅費、信貸新政,繼續(xù)給房地產市場帶來利好。2月17日,央行、住建部、財政部調高公積金存款利率,即被認為是一項刺激交易的政策。
在寬松的信貸環(huán)境下,這些政策“組合拳”可能會發(fā)揮一定的作用。
央行的數據顯示,2016年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51萬億元,規(guī)模創(chuàng)單月歷史新高,同比多增1.04萬億元。其中,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075億元,其中的短期貸款增加1292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783億元。
張大偉表示,從過往的經驗來看,房地產市場走勢與信貸環(huán)境有著直接關系。央行罕見地大規(guī)?!胺潘保瑹o疑會刺激市場成交和房價上漲。
但他也提醒道,這種“放水”有可能出現(xiàn)“前松后緊”的態(tài)勢,一旦下半年出現(xiàn)萎縮,就可能導致整體市場的調整。
張大偉還指出,當前一線城市地價和房價不斷攀高,甚至超出居民購買力。因此,大規(guī)?!胺潘庇锌赡芾^續(xù)抬高上述價格,并催生泡沫,這種風險值得警示。
安信證券表示,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區(qū)域分化特征,決定了政策手段也會有所不同。該機構認為,為了使得政策的有效性提升,應當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而不是“全盤通殺”。對于輕度過剩和基本均衡的城市需要政策大力支持,但對于供給嚴重過剩的城市,即使進行拯救效果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