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公共租賃住房建設與評價標準》正式實施。該標準對公租房的住區(qū)環(huán)境、室內環(huán)境等設置了15大指標,只有全部達標才能交付使用,比如公租房500米內須有公交站、設置出租車等候點、應有非機動車停車位等等。
作為保障性住房的重要組成部分,公租房分配對象很明確,主要針對外來務工人員、新就業(yè)職工等收入處于中等偏下、既買不起商品房也不符合經(jīng)適房和廉租房申請條件的“夾心層”。對于這一群體來說,租住公租房安穩(wěn)、放心,能夠在城市里有一席之地,并且房租低,降低了生活成本,無疑可以提升幸福感。
不過,公租房雖好,近年來也沒少被吐槽,個別地方甚至被“用腳投票”,造成空置浪費。為什么呢?因為不少公租房在選址、交通、配套等方面不盡如人意。比如位置偏遠還能理解,有的不僅偏居一隅,還缺乏交通配套,讓很多上班族“十動然拒”;有的光線不好,有的沒有晾曬空間,有的施工質量有問題,說白了,雖然租金便宜,但“價廉得不物美”。
應該說,不同人對居住環(huán)境要求不同,公租房作為一種公共資源也不可能滿足每個人的需要。但是缺乏基本配置,居住基本需求不能充分滿足,那也就“食之無味”,消減了這一惠民性政策的含金量。對此,北京的公租房標準值得借鑒,它從老年人、年輕人、殘疾人等群體的需求出發(fā),大到公交站點、老年人步行道、殘疾人助力車的停車棚,小到櫥柜、毛巾架、衛(wèi)生紙架,事無巨細地給居住環(huán)境立規(guī)矩??梢哉f,這些標準抓住了公租房的“痛點”,能夠讓公租房“價廉”也更“物美”、更具魅力。
住有所居,從來都不只是片瓦遮身這么簡單,還要針對住戶需求在環(huán)境、交通等方面提供服務和配套。公租房也是如此,也要從需求出發(fā),不斷減少居住“痛點”、提高性價比,讓有需求的群體住得更舒心。